中药摊上伤肝的罪名,悄悄告诉你,它还有5
近日,一项关于中草药*副作用的研究火了。 医院研究团队利用国际公开的肝癌基因资料,分析了全球多例肝癌标本,推测中草药中的马兜铃酸,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诱导肝癌发生。 该研究刊登于10月18日美国权威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 虽然目前部分国内专家对此结论存疑,但药物伤肝的危害的确不容小觑,在中药和西药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 药物是第四大伤肝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约占住院病人5%以上。目前,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肝损伤已经排在国人肝病的第四位,仅次于乙肝、酒精肝、脂肪肝。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 一是某些药物肝*性较大,可直接损伤肝细胞,甚至引起其坏死。 二是与患者体质有关,一些人服药后出现代谢异常和过敏反应,称为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 前者可以预测,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比例;后者无法预测,大部分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却出现严重的肝损伤。 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可引起肝衰竭,造成肝细胞大面积坏死或严重损害。 吃药,这5件事不得不防 药物本身的*性和使用方法不当,都可能伤肝。下面这些就是药物伤肝的最常见原因。 1药物本身有肝“*性” 肝脏是人体的“解*工厂”,负责几乎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和药物的解*工作。 可损伤肝脏的药物超过种,尤其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降脂药、 、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6类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中,其化学成分会对肝脏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引起肝损伤。 建议: 用这些药物一定要遵医嘱,避免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 2 用药过量 感冒药、 、平喘药、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服用过量,也会造成肝脏损伤。 过量服用药物的原因,一是患者按说明书服用后,症状却没有按照预期及时消除,于是不遵医嘱的间隔再次服用,导致过量;二是不同名称的药物中可能含有相同成分,叠加用药后导致的过量,例如多种感冒药中含有扑热息痛(对 酚)。 建议: 不要同时吃多种同类药,服药前仔细看说明书,如果不确定, 咨询医生或药师。 3 多药同用 很多药物本身对于肝脏的损害并不太明显,但如果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对肝脏的影响可能变大。 例如别嘌醇与巯基嘌呤合用可增加药物的肝*性;乙醇也可加重药物的肝*性,因此服用伤肝药物期间不宜饮酒。 建议: 需要服用两种以上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并注意忌口。 4 中药使用不当 不少人认为中药天然无副作用,对身体的*性较小。事实上,一些本身含有*性的中药在使用上也要注意。 附子、川乌、草乌常用于关节炎和跌打损伤,这些药含有乌头碱类成分,加大剂量或长期用,易致中*。 大*、栀子、*连等属于苦寒性质,长期吃会伤及脾胃,带来不良反应。 即便是中药*性较低,不分病情和体质地使用,或随意增加剂量、长期用,都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建议: 首先中药必须经中医师严格辨证,把握好量,才能尽可能降低*性。其次,不可将中药当成保健品,随意服用。 5 儿童用成人药 儿童肝脏代谢能力不如成人,成人药用在儿童身上,量较难把握,可能出现肝损伤。例如扑热息痛、红霉素等,都被证实较容易引起孩子的肝损伤。 建议: 给孩子选择儿童专用剂型。没有儿童剂型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公斤体重精确计算用量,才能预防儿童肝损伤。 温馨提示 药物肝损伤多不会马上有症状,要当心其“潜伏”。 一般来说,用药后5~90天内最容易出现肝损伤,个别患者在24小时之内,极个别患者超过90天才发生,甚至在停药后才出现。 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尿色深*等症状,医院就诊。而有明确肝*性的药物,如抗结核药,则从服药开始就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来源/药你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pzff/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玉环老夫妻双双中*,竟然是因为吃了这个东
- 下一篇文章: 冬虫夏草乌鸡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