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急救箱小酒不要随便喝,喝完之后送
点击↑↑↑蓝色文字 老李是重庆人,在一家企业上班。最近经常加夜班,12月20日凌晨两点,回到家中的他感觉一身寒气,本就喜欢来两口的他,打算喝几口酒御寒后再休息。平时半斤白酒的量,老李喝了三两白酒后就开始不舒服了,家人回忆,老李很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全家慌了,医院急诊科抢救。 “医院时,出现重度休克,恶性心律失常,肝衰竭等症状。”急诊科医生回忆,甚至一度测不到患者血压,医护人员立即对其实施了抢救。 后来,在问诊过程中,老李突然命悬一线的原因被找到——泡了乌头碱的药酒。医生们表示,乌头碱,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常被入药,很多市民会在家自制乌头酒,治疗风湿等疾病,但是由于酒的溶解度高,饮用量不易控制,过量服用会导致“乌头碱中*”。同时,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和神经系统,中*后死亡率极高。 医院曾接诊药酒中*的人 医院的急诊科医生们表示,今年都曾接到过因喝了自酿药酒喝出问题前来抢救的市民。 急救医生表示,冬天喝点药酒补补身子是好事,但不明成分的药酒千万不能喝。因为缺乏药理常识,一些民间的偏方药酒,惹事的也不少。 自酿药酒需在医师指导下配用 普通老百姓对中药材辨识能力有限,不清楚它们的*性,不会把握用量,也容易轻信所谓的民间偏方,且市民自制药酒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风险极高。所以,药酒不能随便喝! 医院提醒大家:医院就诊,喝药酒之前要清楚成分。若确有自酿药酒的需要,市民泡药酒前需在有资质的中医(药)师指导下配用,并选用经过炮制的药材,切勿自行配药,且不能超剂量饮用。 据了解, 不少市民都喜欢在家中 自制药酒以滋补保健或预防疾病, 然而中药专家就提醒 用药有风险,泡酒需谨慎! 1、品名和外形傻傻分不清 民间的偏方、土药很多,中药品名相近、外形相似的很多,而且不少常见的中药都有正名和别名之分,市民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分辨,稍有不慎就可能服用有*的药物。 2、如何炮制需因人而异 不少常规使用的中药,也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施治下使用,擅自盲目服药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何首乌,蒸煮时间不同,药效完全不一样。 3、药材年限不同也影响药性 此外,药材年限不同对药性也有影响,比如三七,要3年以上才能入药,否则有效成分不足,药效不明显。 4、泡酒药材处理有讲究 将所需药材直接扔进酒中进行泡制,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一般制备药酒的药材都要切成薄片或者捣碎成粗颗粒状。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泡制处理。 洗净晒干后,一般比较坚硬的皮、根、茎类的药物,切成3厘米厚的薄片即可,草质的根茎,切成3厘米长度的段,种子类药材则可击碎。 动植物药材宜分别浸泡,服用时再将泡好的药酒混合均匀。 这些中药泡不得 1、 *性较大,必须炮制后才可药用。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性反应,如强直性痉挛、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2、川乌、草乌 此药炮制和煎煮后,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生的川乌、草乌*性极大,严禁作为中药饮片直接泡酒。 3、水蛭 中医用于破血逐瘀、通经,水蛭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故有出血倾向的人禁用。 4、苍耳子 苍耳子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苍耳子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导致中*,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烦躁等。 医院提醒您:以上内容只是日常临时急救,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将他/医院,以免耽误 就诊时间。 王龙生 主任医师 男,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早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从医40余年,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坐诊,主治内科、外科、儿科、男科、皮肤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胆病、结石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前列腺炎、急慢性肾炎、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类疾病。 坐诊时间:每周二、周六上午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资讯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rybw/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提醒喝这东西千万要注意
- 下一篇文章: 风湿骨痛的克星,青春康源牌虎力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