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白路乡平地村委会木高古村,有彝族、汉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居住。在木高古村,除了过年以外,彝族传统火把节也相当热闹,在节日期间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喝酒、唱歌。这里还有红军长征经过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年,木高古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难说这是“B、G两大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之地“彝绣”在云南大多数地方都可以见到,但木高古村与其他地方不同,当地不仅有彝族,还有汉族、苗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的交织融合,加上彝绣本身的技法,让木高古村刺绣独树一帜。工艺的复杂,手艺的独特,其风格称得上是刺绣界的“Balenciaga”了。不仅刺绣特别,当地彝族服饰也很有特点。彝族妇女身穿大襟衣,前胸齐腹部,后襟遮臀部,外罩围腰,环肩、袖、边等处多贴以“花、草、树、蝶”为主的刺绣工艺装饰,装饰层层镶绣,大镶大滚。围腰呈“凸”字形,“凸”形上部略方圆,腰部下部似长方形,用银泡相边,再用银链系于脖颈。衣、裤多为黑、蓝色等深色布料为底色,再镶以各种花边,显得浓郁、绮丽而不失庄重、典雅。彝族男子多穿马褂,服饰图案以“虎、鹰、火”等为主,裤子多既长且宽,俗称“大脚裤”,裤摆镶花边,裤脚最宽处可达厘米,跳起来像一条大摆裙,男子全身皆穿黑色,显得浑雄、豪放。这样看来,比“Gucci”秋冬系列还要更早,“大师”早已出现。木高古村的火把节“火管大、酒管够”,首首彝歌入人心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是木高古村除了春节以外最为热闹的一天。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制作火把,火把的尺寸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到了那天,大家会把自己做好的火把点燃,高举着走过村寨的大街小巷。来到村寨的广场空地上,村民把火把堆积成山,各家各户的火把聚集到一起,火越大,群民的热情越高,寄予来年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据了解,每年火把节期间,都有3至5万名游客慕名到村寨欢度“彝族火把节”,欣赏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观看斗牛、斗羊、斗鸡等比赛,体验酒歌文化、毕摩文化、民族服饰等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说到歌曲,不得不提的就是木高古村的彝歌,彝歌歌词没有那么讲究,主要是来源于生产生活,唱出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吐露出村民热爱这座美丽而丰富的村寨。每当村民唱起彝歌时,歌曲内容越长,证明村民今天越开心。从一个不懂彝话的外行人来看,现场只要歌声不断,酒就不停,掌声就不断。据说这是当地人选择的最佳拍照胜地这里是云南白药集团优质中药材种源繁育的基地。基地位于县城西北的白路乡境内,从木高古村乘车20分钟就可到达。基地自年6月建立,至年底,收集各类中药材种子余种,试验种植40余种,示范种植重楼、草乌、红豆杉等中药材0余亩。基地周围植被生长较好,内有水库一座,为里面生长的植物提供了蓄水保障。其中果树繁多,盛产桃子,游客们还可以进园现摘现吃。因为基地风景优美,建筑独特,很多人把基地选为婚纱照取景的胜地。木高古村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年5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长征途经武定,到达平地村委会木高古村宿营,在木高古村书写了革命标语。年9月23日,楚雄州把木高古红军标语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标语现已成为该乡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这一历史性的“红色印记”,深深烙在每一个木高古村村民的心里。用红军精神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由此可见,木高古村的点点滴滴不仅被写进历史,让大家看到更多的是它的内在美。去看看木高古村吧!在这里,买一件比高定还有历史意义,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珍品,参加一个不一样的火把节,去体验一下当地村民的热情,去聆听一次那豪放的敬酒彝歌,去品尝一杯那喝了忘不掉的烈酒,去亲身感受一回当年红军长征留下过岁月的痕迹,去看看沿途的风光旖旎,拍一张值得纪念的照片。交通贴士:从昆明出发1.自驾:从昆武高速出发,到达猫街收费站下行,经过猫街镇、高桥镇、白路乡就可到达木高古村。2.大巴:在西北部汽车客运站乘车到武定县,从武定县客运站乘车到白路乡,白路乡乘车到木高古村即可。大巴售票时间:最早7:00,晚下午18:00,每15分钟发一班车。从楚雄出发1.自驾:(1)从楚雄出发经过牟定县,走元双公路经过元谋县,然后走国道至白路乡就可到达木高古村。(经济实惠型且时间较短)(2)从武易高速出发,到达猫街镇收费站下,经过猫街镇、高桥镇、白路乡就可到达木高古村。2.大巴:(1)在西部客运站先乘车到元谋县,再从元谋县客运站乘车到白路乡,白路乡有大巴坐20分钟就可以抵达木高古村。大巴售票时间:最早8:00,晚下午16:00,每两小时发一班车。(时间较短)(2)在东站乘车到武定县,再从武定县客运站乘车到白路乡,白路乡乘车到达木高古村。文丨吴思靓图丨热心网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sltx/15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