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时机
您是否上下楼梯时感到膝关节疼痛? 您是否早晨起来膝关节会有僵硬感? 您是否膝关节活动无力,并感到骨头在摩擦? 是的大夫,我最近老感觉我膝盖这不舒服,跟您说的症状差不多,我该怎么办呢? 这些都是膝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 今天我们来说说“膝骨关节炎”。 定义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继发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临床上除了上述的典型症状之外,患者还会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肿大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膝内翻或外翻畸形,也就是老百姓熟知的“O”型腿或“X”型腿。 中医虽然没有骨关节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一般认为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临床上多以“骨痹”称之。 病因病机!!! 1.肝肾亏虚为本 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有研究认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精血亏损,而并非风寒湿侵袭。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 2.瘀血痹阻为标 瘀血痹阻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那么瘀血是怎么来的呢,瘀血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肝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精亏血少,筋脉空虚,同时肾阳虚衰失去温煦推动作用,经脉滞涩,血气运行不畅形成瘀血; (2)风寒湿侵袭,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入经,则经脉滞涩,气血不通。如《素问·举痛论》谓:“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湿性重浊、黏滞,入侵经脉易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同时难以消散,迁延日久,缠绵难愈。我们在临床上常可见到许多病人长期关节肿痛,遇寒受凉则加重,遇热得温则减轻,就充分证明了风寒湿可导致膝部气血受阻而发病; (3)关节周围的急慢性损伤,导致经脉受损,气血失其约束,不循经而行,溢于脉外,形成瘀血。临床许多KOA病人,追问病史既往均有膝部受伤史或过度劳损病史,查体时可见局部瘀斑、周围韧带陈旧性损伤、甚至有陈旧性骨折块在关节内形成游离体,关节内有陈旧性半月板损伤或交叉韧带损伤等等。 3.其它病因(也要重视) 祖国医学在认识到正气虚、邪气至为痹证发生之关键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饮食情志、劳倦外伤、气候体质等诸多方面的致病作用。如在饮食方面,《素问·五脏生成篇》有“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在劳倦方面,《素问·宣明五气篇》提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在体质方面,《灵枢·五变》载“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是否需要就诊? 当您的膝关节出现晨僵、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疼痛感、活动时有骨摩擦感建议您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医生会为您安排X线检查;如果您的片子显示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极有可能确诊为膝骨关节炎。 治疗方法 针对膝骨关节病的治疗可分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治疗原则是非药物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必要时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1)针灸治疗 可采用毫针刺法、刺络拔罐法、温针疗法、灸法等。 常用穴位有血海、膝眼、委中、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足三里等 (2)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直达患病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形成巨大药物离子堆集于患处,达到起效迅速、药力强劲、药效持久的作用。 常用药有: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红花,大*,牛膝,桑寄生,川断,骨碎补,川乌、草乌、威灵仙,秦艽,独活,伸筋草,透骨草,白芷等。 (3)小针刀治疗 在膝关节周围痛点进行治疗,达到松解粘连,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松则通,通而不痛”。 (4)功能锻炼 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这对膝骨关节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推荐几种运动方式供大家参考 股四头肌等长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双侧膝关节保持伸直,股四头肌开始缓慢收缩,收缩完全后并用力绷紧,尽量使腘窝向下贴近床面,保持9s,放松数秒,反复训练,该动作简单、易行,效果明显,适合的人群十分广泛,尤其适合老年人、股四头肌肌力较弱或者关节肿胀、积液、疼痛明显的病人。 直腿抬高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将一下肢伸直,抬起使足跟尽量远离床面,高度因人而异,以肌肉在稍高于现有肌力下较快产生疲劳,而不产生明显疼痛为宜,一般在30cm左右,保持15~30s,放下休息几秒钟,再抬起,反复训练该动作可增强和恢复关节的稳定和耐力。 空中蹬自行车: 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伸直掌心向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弯曲,腹部收紧,颈部放松,上身不动,屈膝向身体移动双腿,感觉大腿逐渐靠近腹部,保持左腿贴近腹部,右脚缓慢向上蹬,两脚像蹬自行车一样来回缓慢交替,当有酸胀感时,应稍作休整,反复进行训练,左右各蹬30下为一组,每天蹬1-3组,该动作可使膝关节在其轴位进行活动锻炼。 治疗时机 治疗宜早,疗程宜长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发展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退化,关节的退变也会越来越重。退变越重,治疗难度也越大,许多患者最终走上了关节置换这条路。所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一定要尽早,及时。及早用药可有效干预关节的退变,减少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膝骨性关节炎的这种慢性、渐进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治疗也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要系统、规律、持久,不可急于求成。 调护方面 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 许多患者认为得了膝骨关节炎应积极行走锻炼,这样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还有人认为通过每天走长路,可以将骨刺磨平。我们临床了解到许多患者平均每天行走30min以上,甚至有些患者平均每天行走时间2小时,距离约20公里左右。这种观点及锻炼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本身就属于一种退行性病变,劳损往往就是造成的原因。长时间的行走劳损,就会加重骨质的退变增生、关节软骨的磨损、滑膜的炎症等病理变化过程。 《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认为应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原则。膝骨性关节炎的急性期,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这时应注意休息,以减少滑膜炎性渗出,防止病情加重。慢性期,可以在关节不负重或较少负重下适当锻炼,譬如游泳、骑自行车,打拳,同时加强营养,多喝含钙高的牛奶、晒太阳等防止骨质疏松, 要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剧烈活动,如长跑,反复蹲起、跪下,抬举重物等,做到动静结合,筋骨并重。 文案 杨颖 排版 杨璨维 审核 时素华 专家介绍 时素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擅长针刺配合艾灸、督灸、穴位埋线、毫火针治疗各种寒证、虚证、瘀证类疾病,如:胃痛、更年期综合征、肥胖症、月经不调、产后漏尿、不孕等,各种疼痛类的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颈肩膝腰病、痛经、产后身痛、强直性脊柱炎等。 出诊地点 北京中医院康复科 奥体中心诊室 出诊时间 专家:周一下午、周五全天,周六下午 普通:周一上午、周三全天、周四全天 注意:图片所述于年6月15日起开始实施! 点击上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yfyl/11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医经验方,应对动脉硬化冠心病老年痴
- 下一篇文章: 三伏贴常见病配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