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白芨
白芨,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每年9~10月当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产地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以贵州产量 ,质量 。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块茎。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成品为不规则的类白色薄片。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皮肤皲裂。 用法用量煎服,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适量。 禁忌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关于白芨之名曾流传一段故事:古时有一名会稽将官,为保皇帝从关外回京而身负重伤。皇帝感动,必须要将其治好,太医们将腿肢折及外伤均治好了,而肺穿破医不好。皇帝征召能士医治。有一个农民拿一把像菱角肉似的根和草献上。把药烘干磨末,一半冲服,一半外敷。用药后果然奇效,肺伤愈合而吐血停止,皇帝大喜。而农民不要钱财,只求皇帝赐一药名,且编入药书,公布天下为更多的人服务。皇帝连连点头道:“好!好!这药还没有名字?”并问:“你叫什么名字?”农民回答说:“我姓白,名及。”皇帝笑笑说:“这药就叫白芨吧”。 小编:养心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yfyl/1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ldquo神仙酒rdquo又
- 下一篇文章: 时空思维诠释痹通药酒的奥秘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