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联络官

MedicalLiaisonofficerClub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作用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绝大多数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能使用。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炮制方法或者炮制一种药物,同时具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虽有主次之分,但彼此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现将炮制的主要目的归纳如下: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性或副作用   有的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需要通过炮制以降低其*性或副作用。川乌有用浸、漂、蒸、煮、加辅料制等处理以降低*性;又如相思子、蓖麻子、商陆等可用加热炮制降低其*性;柏子仁具有宁心安神、润肠通便等作用,如果用于宁心安神则需避免服后产生滑肠致泻的作用,通过去油制霜炮制后即消除了致泻的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各种不同药物各有其寒、热、温、凉的性能,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会带来副作用,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以助痰湿等。为了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的需要,则需经过炮制,以改变其性能。如麻*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蒲*生用活血化瘀,炒炭止血;生甘草清热解*,蜜炙后能补中益气。3.增强药物疗效   中药除了通过配伍来提高疗效外,还可通过炮制来提高疗效。如一些种子类药物(决明子、芥子、苏子、青葙子等)种皮致密,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炒后种皮爆裂,有效成分便于煎出;蜜炙款冬花、紫菀等,由于蜂蜜的协同作用,可增强其润肺止咳作用;羊脂炙淫羊藿,可增强其治疗阳痿的效能;胆汁制南星,能增强其镇痉作用。4.便于调剂和制剂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骨甲类药物,如自然铜、磁石、赭石、牡蛎、石决明、穿山甲、豹骨等,这类药物质地坚硬,难于粉碎,不便于制剂和调剂,而且在短时间内也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因此必须经过煅、煅淬、砂烫等炮制方法,使其质地变为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它是中医临床用药应当遵循的理论之一。升降浮沉与性味有密切的关系。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如*柏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   此外,炮制还可影响药物的归经,利于贮藏,起到保存药效,矫味矫臭,洁净药物等作用。

中药炮制的作用

1.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主要包括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性的影响等。(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它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中所得的经验进行系统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①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很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②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胆汁制*连,更增强*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③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它是中医临床用药应当遵循的规律之一,与性味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属阳,作用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属阴,作用沉降。升降浮沉还与气味厚薄有关。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其作用趋向,如大*清下焦实热之药,经酒制后引药上行,善清血分之热*。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药物作用的部位常以归经来表示,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4)炮制对*性的影响   古代医药著作中所称的“*”是具有一定*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与现代“*”的概念是一致的。药物通过炮制,可以达到去*的目的。去*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运绢,也可以几种方法联合运用。如蕲蛇去头,朱砂、雄*水飞,川乌、草乌蒸或煮制,甘遂、芫花醋制, 制霜等均可去*,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2.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净制与临床疗效   由于原药材常常混有一些杂质或非药用部分,或各个部位作用不同,若一并入药,则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如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且占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用药剂量不准,降低疗效;麻*茎发汗,根止汗,要区别入药,故麻*茎、根不能混用。   (2)饮片切制与临床疗效   药材切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煎药的质量,或者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如饮片厚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会出现易溶、难溶、先溶、后溶等问题,浸出物将会取气失味或取味失气,达不到气味相得的要求。   (3)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应用最为广泛。药物炒制,其方法简便,在提高疗效、抑制偏性方面作用较大。许多中药经炒制后,可破坏酶,保存苷类成分,如芥子、牛蒡子等;还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健脾开胃的作用,如炒谷芽等。   (4)辅料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副作用方面都会部分发生某些变化,从而 限度地发挥疗效。3.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药物的理化性质是药物发挥临床作用的基础。中药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经炮制后,由于加热、水浸及酒、醋、药汁等辅料处理,无疑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量变或质变。因此,研究中药炮制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探讨中药炮制作用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至今还不甚明了,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开展不久,积累资料不多,还不可能全面深刻地论述这一问题。炮制对主要成分的影响,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炮制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生物碱多数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游离生物碱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而能溶于乙醇、 等有机溶剂,亦可溶于酸水形成生物盐,所以常用酒和醋等作为炮制辅料。如醋制延胡索,使原以游离形式存在植物中、难溶于水的止痛和镇静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等,与 结合生成 盐,能溶于水,从而增强了止痛效果。但有些小分子生物碱如槟榔碱、一些季铵类生物碱如小檗碱也能溶于水,故在切制及炮制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与水的接触时间,以免生物碱损失。   (2)炮制对苷类成分的影响   苷类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体中,尤其在果实、树皮和根部最多,苷的溶解性能常无明显的规律,一般易溶于水或乙醇中。酒作为炮制常用辅料,可提高含苷药物的溶解度,而增强疗效。由于苷类成分易溶于水,故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用水处理时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溶解于水或发生水解而受损失,如大*、甘草、秦皮等。   (3)炮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挥发油通常也是一种具有治疗作用活性成分。通常凡含挥发性的药材及时加工处理,干燥宜阴干,对加热处理尤须注意,如薄荷、藿香等。但也有些药物需要炮制以减少或除去挥发油,达到医疗的需要。如苍术经炮制后除去部分挥发油,可以降低其燥性。   (4)炮制对鞣质类成分的影响   鞣质是一类复杂的有机酚类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在医疗上常作为收敛剂。它含有多元酚 ,极性较强,易溶于水,尤其易溶于热水。因而以鞣质为主要药用成分的药物,在炮制过程中用水处理时要格外注意,如地榆、虎杖、侧柏叶、石榴皮等。鞣质为强的还原剂,暴露于日光和空气中易被氧化,颜色加深。如中药槟榔、白芍等切片时露置空气中有时色泽泛红。鞣质在碱性溶液中变色更快,所以在炮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一些含鞣质药材经高温处理会影响疗效,如地榆炒炭若温度过高,其抑菌作用则大大降低,因此炮制时要掌握火候。鞣质遇铁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墨绿色的鞣质铁盐沉淀,因而在炮制含鞣质成分的药物时,宜用竹刀切、铜刀切、不锈钢刀切,木盆中洗,煎药宜用砂锅。   此外,炮制对含有机酸、油脂、树脂、蛋白质、 酸、糖、无机化合物等成分的药物均有一定的影响。

我就知道你“在看”

姜Sir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治白癜风武汉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yfyl/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