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记农户的笑脸,是我最大的欢喜
作为云南农业大学及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扶贫点楚雄州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队长和 书记,村里所有的扶贫工作都由我发起、参与和带头组织实施。来到村里以后,我把新华村当做我的第二故乡,一头扎根进了这片全新的大地。 一、深入调研、积极宣传扶贫相关*策,召开座谈会,制定短中期扶贫计划和发展措施 一到村子里,我就一家一家进行走访,摸清底数,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贫困户子女待业情况、贫困户子女入学情况和贫困户致贫原因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做到了贫困户人数清、致贫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在走访的基础上,积极宣传相关扶贫*策。同时组织全村贫困户、全村41名*员、种养殖大户代表在村委会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和统计他们的种养殖需求,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制定了近抓“畜、禽、烟”,远抓“果、旅、药”的产业发展新规划,按照“”的脱贫标准,结合实际实施 扶贫。 二、推进基层*建,实现脱贫攻坚与基层*建双推进 我带领工作队员,在村里寻找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员,培养和发展了4名预备*员。同时,开展“两学一做”系列专题培训和学习。组织全村*员开展“七一”建*节*课教育、开展“两学一做”系列专题学习、重温入*誓词、慰问老*员。同时请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办公室支部书记彭凤梅教授为新华村全体*员进行“两学一做”专题培训,与学校组织部开展共建支部活动,并筹集资金元改造了村委会食堂。 三、在新华村新建多媒体投影设备1套,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实施智力扶贫 针对农民科技水平低,科技意识较弱的情况,由我牵头到学校协调多媒体投影设备一套安装在新华村会议室。同时联系学校专家教授到村开展实用科技培训,改变过去只培训村干部的做法,组织农户进行培训,面对面指导群众。年至今,已举办科技培训12期,开展了水稻的品质与施肥、玉米的集雨抗旱栽培技术、车厘子栽培综合配套管理技术、优质烟叶生产技术、中草药栽培及管理技术、生态土鸡、生态猪、肉羊的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等培训,共培训农民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余份。 四、协助学校各学院到新华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协调物资到新华村捐赠送温暖 配合学校各学院到新华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三下乡”活动,开展了大白菜、草乌和附子种植等培训4次,在沙桥镇集中发放科技资料余份。 牵头到学校图书馆和成教院协调图书、电脑、毛毯和席梦思床垫等物资捐赠新华村。配合学校的帮扶干部到帮扶对象家捐赠各类生产生活物资(有猪苗、鸡苗、种子、树苗、大米、食用油和被服等)及现金。经统计帮扶干部个人捐赠和学校统一捐赠到新华村的物资折合为人民币近60万元。 五、协助新华村开展安居工程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其中,48户贫困户中有28户建房投入.6万元。学校争取资金共投入万余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万元用于冷水箐坝塘除险加固扩容工程,投资15万元开展村间道路硬化米。5个村民小组、村委会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改造村委会旧灶台及配套锅厨一套、村委会的卫生间及洗澡间。投资.4万元新修主干道和入户道路近9公里,投资10万元在力耳地新建23米乘19米篮球场1快,投资13万元在村委会旁用新材料新建了70平方米活动室一间。 六、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个人垫资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示范 落实学校在扶贫点开展生态土鸡养殖,户均养殖40只以上,多的有只,4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元。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个人代表学校向新华村捐赠3年车厘子树株、1年车厘子幼苗余株共15万余元。同时,个人垫资40余万元在新华村建设了7.66亩“红色之爱”苹果(果肉呈玫瑰红)示范基地,5年后交给村集体管理,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和示范。年栽培瑞士“红色之爱”苹果3年树余株,在3年“红色之爱”苹果树下,培育了早熟苹果“华硕”、晚熟糖心苹果“烟富三”及新疆阿克苏引进的糖心苹果幼苗2万余株,目前培育的幼苗可推广栽培余亩。 新华村的果园示范基地由扶贫工作队自己建设自己管理,条件成熟后作为集体经济交给群众自己管理,采取“驻村扶贫工作队+示范基地+农户”的组织运行模式,通过扶贫工作队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园建设,把相关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新管理方式最直观的表现出来,并通过系列培训和示范逐级放大,即“做给农民看、组织农民学、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富”。 作者:云南农业大学及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驻楚雄州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驻村扶贫工作工作队长、 书记敖平星博士 投稿:楚雄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电话(传真):—。邮箱:cxzlxb .白殿风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yfyl/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大
- 下一篇文章: 蒲缥*泥中药材种植大户参加中药材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