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之半夏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贵州。 三叶半夏、三步跳、麻芋子、水芋、地 辛,温;有*。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内服,3~9g。一般炮制后用,化痰止咳用清半夏,燥湿和胃用法半夏,降逆止呕用姜半夏。 本品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半夏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原文为:味辛,平,有*。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生山谷。 1、二陈汤(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记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为: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不和。 2、半夏泻心汤(半夏*连*芩人参炙甘草大枣),记载于金匮要略》,原文为: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3、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记载于《金匮要略》,原文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王自润教授常用于治疗梅核气及胃脘嘈杂之证。 《药性赋》速记歌诀: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yfyl/10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护理每日打卡
- 下一篇文章: 牧草高丹王价格,多少钱一斤牧草种子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