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文给我的患者ldquo代煎药rd
中药品质量是大家心领神会的问题,患者咋个吃药有效果,也是我开方后担心的问题,现在的有部分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比较差,对医生的建议没用心听,其实是很大的损失,哪家药房药品质量好,该用饮片熬来吃,还是直接服颗粒,这都是应该听医生的建议,不要觉得医生要赚你的钱,医生的本质上都是为患者出发,要的是疗效,要的是病人觉得效果可以的时候那份感觉。看到这篇文章顺手转给大家看看。 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因此在需要喝中药的时候,医院药房代煎药,轻松又方便。但是,就如以前传说的,煎药时用心与否对于疗效却有很大关系。不仅如此,现代的“代煎药”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猫腻,《时尚健康》特约专栏作者、中医师王致效老师根据切身体会,撰文罗列出代煎药的各种“猫腻”,读来令人触目惊心! 猫腻1:严重的缺斤短两 药房通常会盘库,原则上盘库的结果一定是亏库,因为除了洒落在地的药材的损耗之外,药房的人自己也会顺点,所以,自己回家煎煮的,药房一般不敢克扣,毕竟家家都可能有秤,但是代煎药,一定可以克扣,毕竟死无对证。一般,代煎药,都是装一个口袋里,最少的要克扣20%,算作日常损耗,最多的直接克扣50%,还有的,10付,给你抓3付,所以,医院代煎的药汤,往往不那么苦,颜色也很淡,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你吃了代煎药效果如果差,也许责任不在医生。如果你吃了代煎药效果好,那说明,如果你自己煎煮,效果会更好。 小编年轻时,医院药房里工作,药房主任 句话,咱们上个月盘库,亏了11万,大家现在尽量多扣点,每个药扣10%,举个例子,你的处方,桂枝,医生开10g,实际抓,就9g,主任还说,患者都在玻璃外面看着,你们先心算好,比如7付,该给70g,你们给63,但是,把戥子的秤砣调到62,这样,虽然63看起来,会像是略高一些, 不让患者看到秤杆低,你们都要这么做。 克扣的 道关,在调剂台,因为是代煎药,患者没有底子可查,克扣的第二道关,在煎药人员手上,很多昂贵的药,煎药的人也会偷。所以,吃到你嘴里的药少了多少,你不知道,钱也花的很冤枉。 猫腻2:汤多汤少,用开水找平衡 当时,小编很好奇这种机器,就问煎药的师傅,你怎么那么正好的知道能出多少汤,毕竟每个药方都不一样?师傅笑了,这个很简单,每付药出两袋,这个是死数,ml*2袋,再乘以付数,一共ml,如果药煮太多了,打够14袋,剩下的倒了,如果汤煮少了,兑开水,凑到ml,我们每天那么多煎药的,怎么能做到那么精确?医院自己人,不兑水不倒药,有多少实际出。 猫腻3:水少药多,水面以上和夹心的药物煮不到 大家自己煮过药的都懂,煮着煮着,水少了,水面以上有很多药物,是挨不到水的,挨不到水,就煮不出来,所以,这时需要我们搅拌翻滚药材,但是大家都懂,代煎药的工作室都是很多锅,而且从早煎到晚,不停的一个接一个,哪里有时间?药物入锅,设定好时间,就不会再碰这个锅。水少了,无纺布包裹的药材至少半截就会露出水面,只能煎煮水面以下的药物。 再有无纺布口袋塞进去药,然后封口,药在里面满满登登,不像我们自己家煮药,可以随时搅拌。煮药就是靠水来作为溶剂,靠浓度差释放药物有效成份,中心部分的药物,接触的水很少,所以基本释放不出来,外周的就不一样,毕竟挨着水,浓度差很大,很好释放,所以,药包的中心部分也煮不透。吃了这样的药效果如何,真的是未知数。 猫腻4:先煎后下的问题解决不了 很多药物,需要先煎、后下,大家常识都有,小编就不举例子了,还是那句话,人家煎药的师傅真的很忙,谁有功夫给你挨个锅去计算时间,先煎后下?抓药的也许给你区分一下,单独包出来,但是,煎药的往往是全部倒进去,这也是药物效果损失的一个重要环节。 猫腻5:不刷锅 很多煎药师傅都是上班开始,煎昨天没煎完的药,然后煎今天的新药。一个师傅跟我说,刷什么锅,打袋的时候,把 袋扔掉就相当于刷锅了。中药里面有十八反十九畏的,比如说大夫给你开了川贝,而你上一个锅的患者药里有草乌,按着规章锅洗干净就没有问题。可是锅没洗,第二个患者可能就倒霉了,恭喜你遇到了十八反!所以经常喝代煎药的患者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两袋的药物和其他的不一样。 还是那句话,煎药师傅们真的很忙,你试试他们的工作就会秒懂,一个人给你10-20个锅,一小时马上就过去,哪里还有时间仔细,你万幸没有吃到别人的药就算不错了。代煎药,偶尔也会混淆。煎药是个良心活,但是太忙时,良心也会放弃到脑后。 为了自己或家人病好的快建议尽可能自己熬药,本来现在的中药材就不如以前,在煎药上面再打折,那你和开方大夫的心思就白费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yfyl/7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新疆棉花多少钱一斤今年棉花价格
- 下一篇文章: 岐黄名家中医方剂middot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