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具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

产地

产于四川绵阳江油及其周边地区的栽培川乌。

?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

品种沿革

川乌别名乌头、奚*、即子、乌喙、茛、千秋、*公、耿子、川乌头等。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春时茎初生有脑形似乌鸟之头,故谓之乌头,有两歧共蒂,状如牛角,名乌喙,喙即鸟之口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栽培于四川,故称川乌头,简称川乌。

唐代及唐代以前乌头为川乌和草乌的统称,唐代以绵州、龙州为佳,均野生;宋代乌头在四川绵州被大量栽培,由于环境、人工栽培等原因,临床发现其与野生乌头功效差异明显,并逐渐开成“川乌头”这一称谓;明代明确了乌头分为川乌和草乌两种。

?

产地沿革

四川绵阳江油及其周边地区是古今公认的附子、川乌的道地产区,有关记载最早见于《新修本草》,书中云:“天雄、附子、乌头等,并以蜀道绵州(今四川绵阳)、龙州(今四川平武为主体,包括今青川、江油等地)出者佳。余处纵有造得者,气力劣弱,都不相似。江南来者,全不堪用。”自宋代开始,人们大量栽培川乌、附子,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四川所产川乌质量 。历史上附子、川乌有其他产区——武都、三辅、少室、朗陵、江左、齐鲁等地,即中国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附子、川乌大都来源于野生。目前,附子、川乌的栽培地集中在四川绵阳(江油、安县为主)、凉山(布拖为主),陕西汉中(城固、南郑为主),云南大理、丽江等地,诸地也恰在今长江流域和*河流域,印证了从汉代至今,附子、川乌的产地大体上是一致的。

目前栽培于四川凉山和云南大理、丽江的川乌因采收季节晚、空心率高,基本未作为药材流通。

川乌植物

川乌药材

川乌药材鉴别要点

参考资料:

《中国药典》、《神农本草经》、《中华本草》、《道地药材标准汇编》、《中华道地药材》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yfyl/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