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病人疼痛,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
华佗是最早发明“麻醉剂”的医学家。他早在多年前就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并用麻醉技术给百姓做外科手术。因此,人们称他为“神医”华佗。那么,华佗是怎么发明的“麻沸散”呢? 有一次,华佗外出行医时,遇到了一个手臂上长了*疮的8岁小男孩。由于*疮的*素太厉害了,小男孩的手臂肿胀得有碗口那么粗。为了给小男孩去除手臂上的*素,华佗只能采取传统的外科手术,来挖掉小男孩手臂上的*疮。 那天,华佗一边给小男孩挖手臂上的*疮,一边安慰痛得死去活来的小男孩。不过,毕竟是挖掉身上的肉呀,那个疼痛可想而知。为了尽快做完手术,华佗虽然下手狠而快,但他的心里却非常难受。于是,他就想到,如果能有一种药能使病人感觉不到疼痛,那该有多好啊! 有了这个想法,华佗就在采药行医的过程中,有意去做一些研究。慢慢地,他还真发现了一些有利于减少疼痛的方法和药。尤其是在一次给昏迷的壮汉子治伤时,华佗更是受了前所未有的启发。 那一次,华佗是给一个昏迷不醒的壮汉治疗伤病。这个壮汉为了帮助一个被坏人欺负的好人,被那坏人打断了肋骨,并且外伤的伤口处是一片血肉模糊。治疗时,华佗让旁边的人按住受伤的壮汉,然后用药水一点一点地清洗伤口,擦拭掉凝结的血污,然后才开始做手术,最后又做了缝合和包扎。 从开始清洗伤口,做手术,直到手术结束,华佗惊奇地发现,如此大而慢的手术,受了重伤的壮汉竟然不仅没有挣扎,而且连一丝呻吟之声都不曾发出过。这让华佗觉得不可思议,就问了他的家人,关于壮汉的一些情况。家人的回答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不过,当华佗听壮家的家人说,壮汉是因为喝醉了酒,才替受欺负的好人出头而与坏人发生械斗的。因为已经醉了酒,所以壮汉受伤的时候,自己也感觉不到疼痛。不过,没有坚持多久,挨了打的醉酒壮汉竟然昏了过去。家人感觉事情不妙,这才急急地请华佗来救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华佗从这起病例中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他觉得可以制出一种药,让病人服下后就能像醉酒一样昏睡过去,做手术时就不会感觉到疼痛,也不会因疼痛而挣扎,那样不但伤者不难受了,手术进行起来也就顺利了。 于是,华佗便正式开始研究起了麻醉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一次次地试验,华佗终于发明了由曼佗罗花、川草乌为主药的“麻沸散”。 之后,又经过了几次试验,华佗认为“麻沸散”的实际效用非常显著,并且可以用于临床了。于是,他就在一次手术中正式使用了“麻沸散”。 那天,一个经常闹肚子痛的船夫来向华佗求诊。华佗经过细致诊断后,发现是船夫的脾坏死了,为此就必须切除。 华佗和船夫沟通了治疗方法,并征得了船夫同意做手术把脾割掉。于是,在手术开始前,华佗就先让船夫服下了适量的“麻沸散”。 不一会儿,船夫就迷迷糊糊地昏睡过去,一点知觉也没有了。华佗切除那个已经溃烂的脾,缝合好伤口。船夫醒后,肚子也感觉不像原来那么痛了。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调养,船夫就恢复了健康。 此后,华佗对“麻沸散”又进行了进一步升级,让其功效越来越好了。 纵观中华民族的医药史,是华佗早在多年前就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并且还使用了麻醉术给病人冶病,而近代医学使用乙醚做全身麻醉才有多年的时间。因此,“麻沸散”的发明是我国医药史上的不朽丰碑。 这则故事讲述的是:华佗因在给病人做手术时,看到病人疼痛难忍,为了能减轻病人的疼痛而动了发明麻醉药的心思。于是,在一次偶然遇到的病例中,华佗找到了合适的方法。不久,他便成功发现了“麻沸散”,并将其运用于临床,解除了病人的疼痛。 读这则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成功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多留意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就能捕捉到成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gnzy/12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盲目服用药酒,养生不成反伤身潇湘晨报
- 下一篇文章: 身体有这3个表现,需要升阳气祛寒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