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证,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药止血药种类繁多,在临床使用上对出血症都有相同的止血功效,但它们的药性各有不同,实际应对症状也相去甚远,在使用时切记依据药性辨证下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止血药以其药性区分有四大类——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

凉血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火热炽盛、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凉血止血药原则上不宜于虚寒性出血证。凉血止血药有木耳、小蓟、地榆、白茅根等。

代表中药:

-小蓟-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1)金疮出血不止:小蓟苗捣烂涂之。(孟诜《食疗本草》)

(2)堕胎下血:小蓟根叶、益母草五两。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盏,分二服,一日服尽。(《圣济总录》)

-地榆-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

(1)男女吐血:地榆三两。米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热服一合。(《圣惠方》)

(2)结阴(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服五钱,水三盏,入缩砂仁七枚,煎一盏半,分二服。(《宣明方》)

-白茅根-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1)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

(2)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谈野翁方》)

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既能够止血,又可以化瘀。能消散瘀血而止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些还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经闭等。孕妇忌用。化瘀止血药包括三七、茜草、蒲*、花蕊石、降香等。

代表中药:

-三七-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用于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三七温性明显,血热妄行,热势较重病症不适合。

(1)治跌打内伤:三七末15克,与活螃蟹共捣烂,冲热酒温服。(《广西民族药简编》)

(2)治痛经:三七末2~3克,经前或经行痛时,温开水送服。(《上海中医药杂志》)

-茜草-

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本品苦以开泄,性寒清热,专行血分,功能凉血止血;炒用又善化瘀止血。适用于多种出血,兼有瘀热者更良。茜草作为活血化瘀药,多用于瘀血引起的月经不调,古方作为治疗经闭的一个药;可用于跌打损伤和风湿痹痛。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

(1)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2)鼻血不止:茜根、艾叶各50克,乌梅肉15克,研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乌梅汤送服五十丸。(《本事方》)

收敛止血药

收敛止血药味多苦涩,性多平凉,功能收敛止血。可以用治各类出血病患。收敛止血药性收涩,有留瘀恋邪之弊,当以出血无瘀者为好,如果有瘀血和邪实者要慎之。收敛止血药有白及、紫珠、血余炭、藕节、檵木等。

代表中药:

-白及-

白及(白芨),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皮肤皲裂。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1)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草发明》)

(2)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仙鹤草-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菌、杀虫的功效。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症。适用于肺病咯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齿科出血,痔血等症。表证发热者慎服。

(1)治尿血:仙鹤草、大蓟、木通各9克,茅根30克。水煎服。(《宁夏中草药》)

(2)治便血:仙鹤草(焙干、入蚌粉炒)、槐花、百药煎,为末。每服9克。米泔调,空心服。(《卫生易简方》)

温经止血药

温经止血药性温热,有温经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证。如便血,崩漏,紫癜等,色暗淡者。热盛火旺之出血证忌用。该类药药性偏温,止血作用都不强;可单独作温里药使用。温经止血药有艾叶、炮姜、灶心土等。

代表中药:

-艾叶-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功效。作为温经止血药,主要温下焦。妇科病虚寒性出血尤其适合使用。阴虚血热者慎用。

(1)治忽吐血: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2)治产后出血:艾叶炭50克,蒲*、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炮姜-

炮姜,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孕妇、阴虚有热者及血热妄行者禁服。

(1)治年老伤寒:附子4钱,杭白芍2钱,焦白术4钱,炮姜3钱,官桂3钱,人参5钱,甘草4钱。水煎,温服。(《加味四逆汤》)

(2)治产后阴阳不和:当归1钱,人参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炮姜1钱,甘草(炙)4钱。水煎,温服。(《增损四物汤》)

止血药用药注意事项

止血药是治标之品,临床应用需配合相应的药物如清热药、温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补益药,以标本兼治之。

凉血止血药一般忌用于虚寒之症,温经止血药忌用于热盛之症,收敛止血药主要适用于出血日久不止而无邪瘀之症,以免留瘀留邪之弊。

大量出血每有气随血脱、亡阳、亡阴之症,首应考虑大补元气、急救回阳以及挽回气阳,以免贻误病机。

止血药用量与用法各自不同,有需炒炭者(艾叶),有不需炒者(三七),有主要用于汤剂者(蒲*),有直接研粉吞服者(白芨),有需用量较大者(仙鹤草),当各随药性用之。

*中药使用效果因人而异,使用前切记遵循医嘱。

汇群股份

一起分享中药世界的点滴









































白癜风能传染吗
重庆 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gnzy/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