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本草寻踪的同仁,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实用中药鉴定学课。今天一讲为大家分享一下白及常见问题与鉴别。

药典描述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sfriata(Thunb.)Reie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2)取本品粉末2g,加70% 20mi,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S加水10ml使溶解,用 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 液,挥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及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丨、对照葯材溶液5/x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 - - (6*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乙醇溶液,在°C加热数分钟,放置30?6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nm)下检视,显相同的棕红色荧光斑点。

饮片

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灰白色或*白色。切面类白色,角质样,半透明,维管束小点状,散生。质脆。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同药材。

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皮肤皲裂。

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适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白及常见问题

1增重白及

为白及经焦亚 钠增重而成。焦亚 钠习称“硫磺精”其表面类白色,潮湿时有硫磺味,干后析出白霜。味微酸、微咸,有刺舌感。

2白及药渣

为白及饮片提取后的药渣。形状似白及,但表面浅灰棕色,胶质强,味不苦,黏性很差或无黏性。3伪品白及

市售伪品白及有兰科多种植物根茎冒充白及。形状似白及,但根茎顶端环纹不明显,质地纤维性强,有粘液但没有苦味薄层鉴别与白及有很大区别。

图片鉴别荧光鉴别互动交流

关于白及,您在工作中还发现过什么问题,请写在留言处。也期待您和我交流。谢谢!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gnzy/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