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章节
一、A1 1、可引药上行的炙法是 A、醋制 B、蜜制 C、姜制 D、酒制 E、盐制 2、砂炒可降低*性的药物是 A、天南星 B、水蛭 C、栀子 D、 E、 3、炮制后可改变药物性味,扩大用药途径的药物是 A、酒仙茅 B、熟地* C、姜栀子 D、酒*连 E、醋芫花 4、以下不是通过辅料解*来炮制的是 A、半夏经白矾、生姜制 B、天南星经白矾、生姜制 C、芫花醋制 D、商陆醋制 E、千金子去油制霜 5、下列关于炮制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炮制,可纠正药物过偏之性 B、酒制仙茅,可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 C、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 D、炮制可改变*性成分的结构,如斑蝥米炒后斑蝥素分解 E、药物加入辅料炮制后,或改变归经,或可以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疗效 6、下列哪种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的影响说法正确 A、生*柏,功在沉降 B、酒*柏,功在下焦 C、生*柏,功在上焦 D、炒莱菔子,功在升散 E、生莱菔子,功专沉降 7、可引药入肝经的炙法是 A、姜制 B、酒制 C、盐制 D、醋制 E、蜜制 8、符合传统“反制”制药原则的炮制品是 A、姜汁炮制栀子 B、米醋炮制乳香 C、盐水炮制*柏 D、*酒炮制大* E、麦麸炮制苍术 9、称为“反制”的药组是 A、姜制栀子 B、胆制*连 C、酒制仙茅 D、烫制水蛭 E、蜜制当归 答案部分 一、A1 1、 D 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对其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2、 D 砂烫,*性降低。
3、 B 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之品,其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4、 E 炮制对药物*性的影响 1.改变*性成分的结构 如川乌、草乌所含的剧*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经蒸煮后,可使其水解为乌头次碱及乌头原碱,*性显著降低。 2.降低*性成分的含量 如 、千金子所含的脂肪油,是峻泻及*性成分,经去油制霜后,*性降低;斑蝥经米炒后,可降低其*性成分斑蝥素的含量而降*。 3.利用某些辅料的解*作用 如半夏、天南星经白矾、生姜制,芫花、商陆经醋制均能降低其*性。 前四项都是通过辅料来解*,斑蝥米炒是通过降低*性成分的含量,从而影响药物*性。
5、 D 炮制对药物*性的影响 1.改变*性成分的结构 如川乌、草乌所含的剧*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经蒸煮后,可使其水解为乌头次碱及乌头原碱,*性显著降低。 2.降低*性成分的含量 如 、千金子所含的脂肪油,是峻泻及*性成分,经去油制霜后,*性降低;斑蝥经米炒后,可降低其*性成分斑蝥素的含量而降*。 3.利用某些辅料的解*作用 如半夏、天南星经白矾、生姜制,芫花、商陆经醋制均能降低其*性。
6、 A 炮制可改变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尤以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药物更为明显。如生莱菔子,能升能散,可涌吐风痰;炒莱菔子,功专沉降,下气化痰,消食除胀。生*柏,功在沉降,清下焦湿热;酒*柏,藉酒的甘、辛、温升浮之性,使之清上焦之热。
7、 D 药物加入辅料炮制后,或改变归经,或可以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疗效。一般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如知母归肺、胃、肾经,具有清肺、凉胃、泻肾火的作用,盐炙后则主要作用于肾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
8、 A 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 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用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
9、 A 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用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gnzy/6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回忆我的副班主任方药中老师middot
- 下一篇文章: 1214市场中药材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