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汤出自《金匮要略》,其主治因风寒湿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痛痹,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后世医家根据“异病同治”原则,辨清关节疼痛的病因(关节疼痛以寒证最为多见,此外还可见热证及挟瘀、挟痰、挟虚等兼证),凡是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引起的关节疼痛,无论病程的长短,病症的轻重,或在四肢关节,或在肩部,或在腰部,只要病机吻合,方药对证,皆可使用乌头汤(有是证,用是药)。

《金匮要略》: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寒湿留于关节,经脉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身体多处关节疼痛、肿大,甚至屈伸不利,日久则见关节变形。

辨证为寒湿历节,临床表现为身体多处关节疼痛、肿大,甚至屈伸不利,日久则见关节变形。

治当选用乌头汤以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该方配以白芍、甘草,并用白蜜煎乌头,旨在发挥乌头治疗作用的同时防止其*副反应。方中乌头为峻猛

若病在上肢者?桑枝、秦艽;

病在下肢者?桑寄生、牛膝;

寒甚痛剧?草乌、桂枝;

病久夹有瘀血?乳香、没药、红花、元胡、全蝎、蜈蚣、乌梢蛇;

兼气血亏虚?当归、*参;

病久肝肾阴虚、关节畸形?当归、牛膝、熟地、枸杞子。

乌头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同治历节病(痹证),其关节病变比较明显,以肝肾气血不足为内因,风寒湿邪侵犯为诱因,临床以关节变形、疼痛、活动受限、僵硬为特征,但两者在病机、症状和治法上不同。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风湿历节(外感风湿、化热伤阴之痹证),以关节肿痛、痛处游走、发热为主,故治宜祛风除湿、行痹清热

乌头汤治寒湿历节(阳虚生寒、外感寒湿、阻滞关节之痹证),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遇冷加剧为主,故治宜温经祛寒、除湿止痛。

师父杨兆林先生简介杨兆林51岁,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河南伤寒名家, 经方实战家,医院中医科主任。《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世中联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河南*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会长、医疗组组长世中联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 届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众多厂家特邀经方讲师!同时创办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gnzy/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