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能乱吃盘点中成药使用常见误区
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应用方便、易于携带保存而深受欢迎。由于中成药品种繁多、剂型复杂、配方不同、疗效有别,若用之得当,可迅速奏效;反之,轻则浪费药品或贻误病情,重则损伤机体甚至危及生命。 桐君堂课堂-中成药使用常见误区
不辨证,随意选药。 以感冒为例,在中医上分风寒、风热等不同证型,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双*连用于风热感冒,而不是见感冒就可用感冒清热颗粒或双*连;还有许多人发现自己“上火”了,就自行服用清热解*类中成药,殊不知“火”亦有实火和虚火之分,还有虚实夹杂之证。如患者本身脾胃虚寒,若咽喉肿痛就自行用牛*解*片之类的清热解*药,可能更加损伤中焦阳气,加重脾胃虚寒。
把补益类中成药当营养品。 补益类药物有补阳、补气、补血、补阴之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应用补益药应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要注意“防止不当补而误补”和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补气、补阳药多温燥易助火生热,补血、补阴药易滋腻碍胃。如高血压患者甚至健康人服用过量人参,可能出现“滥用人参综合征”;痰湿体质者选用六味地*丸、阿胶等来滋补身体,则可能出现腹胀等症状。
中成药没有副作用。 “是药三分*”,药品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必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中成药当然不例外。若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另外,有些中成药本身含有*成分,如大活络丸含草乌,补肾益脑丸、柏子养心丸含朱砂等。这些药物一定要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剂量随意用。 中成药的用量应以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而定。如果不了解药物的成分,尤其是含有*性成分的中成药,随意加大剂量,不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剂型选择不合理。 中成药剂型十分丰富,每种剂型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临床需合理选择。如丸、片剂吸收慢而作用持久,适用于轻、慢性病患者;冲剂、散剂吸收较快,适用于急性病患者;浸膏剂通常以滋补为主;注射剂因作用快、吸收迅速,适用于重症和急救或不能口服的患者。
疾病复杂时,可以联合用药。 包括中成药与汤药、不同的中成药、中成药与西药等。在联合用药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成分,避免含“十八反”的中成药联合应用。例如消渴丸是含有西药格列本脲的降糖中成药,若随意与其他降糖西药合用,可能出现血糖过低等严重不良反应。
总之,使用中成药,要符合选用的条件,用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量及疗程、适当的患者、适当的患者信息等。应避免药品浪费,合理使用中成药。 桐君堂中医 (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儿科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祛痘淡斑特色门诊专家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男科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皮肤科门诊专家 桐君堂名医名录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 桐君堂名医名录 呼吸咳嗽特色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胃肠专科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内科肝胆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骨伤科 桐君堂名医名录 眼科专家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耳鼻喉科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脱发病专科 桐君堂名医名录 便秘特色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神经科·失眠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针灸推拿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syzy/11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自制药膳酒和散装白酒安全消费提示
- 下一篇文章: 这个小方竟治愈了10多年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