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河北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保定安国召开。在中医药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国网保定供电公司设立专门展区,展示电能在中草药生产、加工、销售、溯源等环节的常态化应用成果,为安国市经济高速腾飞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发动机”。

药材好,药才好,种好药的基础是优质种苗。在药博园平米育苗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草乌、百合、铁皮石斛等10余种中药材种苗茁壮成长。作为一个“全电园区”,从遮阳棚的开关、温控,再到灌溉,一条条供电线路如血液脉络贯穿其中,为优质种苗培育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针对园区大棚的特殊用电需求,端村供电所所长韩永欣介绍:“为保障育苗大棚的电力需求,我们成立了*员服务队,8名*员先锋24小时轮流值守监控园区用电情况,不定期对线路、设备以及园区设施进行巡查,全力保障园区用电。”

不仅是保供电,安国供电公司在推动当地企业转型,助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同样有创新举措。

作为中药炮制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一道工序,火制的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到药材的质量。“过去使用燃气、木柴。煤等化石能源制药,操作复杂,火候难以把握,这种方法不仅耗费人力,能效低、成本高,而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气体排放高,污染环境。”国网安国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李树谦介绍,为解决安国中药制药环节的污染、高成本等问题,大力推广“电制药”,推动当地中药产业走出了一条零污染、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电制药”工艺通过微电脑精准控温、控速,实现标准化工艺,只需在电炒锅里放入待加工的中药材,设定好参数,便可自动翻炒。聚药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占江算了一笔账:以药材半夏为例,用电后每吨加工成本较燃气时节省元,用工成本、能耗成本大幅降低。而供电公司实现了年替代优质电量万千瓦时,供电公司与聚药堂实现了双赢。

据了解,年以来,国网安国供电公司实现中草药加工售电量万千瓦时,相对于用煤减排二氧化碳7.16万吨、二氧化硫0.18万吨、氮氧化物0.02万吨,有效缓解了大气污染和雾霾困扰。

绿色发展,“电”靓药都。一直以来,安国市供电公司以“种好药、做好药、卖好药、用好药”理念为引领,坚持精准设计与创新实践相融合,充分发挥安国药都特色,探索打造新能源“样板地”,构建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全力服务中药产业发展。(瞿云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syzy/1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