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不当,中药可能变*药
撰文∣大河健康报首席记者刘永生 中药炮制就是加工中药的方法 “如法炮制”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仿照成法,炮制药物,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很明显,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医,后来人们用的是比喻义。 “炮制”的“炮”的读音是“páo”,这也很特别,它只在这个词中读“páo”。 所谓炮制,就是用烘、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中草药。目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性,加强疗效,便于制剂和贮藏,使药物纯净。 炮制技术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北京同仁堂有一副名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副对联历年而不倒,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这一传统古训,它讲的是药物炮制中的严谨精神。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独特的制药技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药炮制后,可以减低*性,增强药效,中药炮制方法,也是一门大学问。 如法炮制,“如”的是什么“法” 所谓如法炮制,“如”的是什么“法”,这很关键。同样一种药物,在中医手中加工过,再按中医辨证用药的方法去治病,这才叫中药,否则就不能称为中药。 比如,*连、麻*是两种传统中药,其中的*连素、麻*素尽管都是从中药中提取的,但它们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发现后使用的,不是按照中医理论去发现、认识、使用的,所以,*连素、麻*素是西药。 通俗地说,按照中医的规矩、规律去使用的药物,才能叫中药,否则就不是中药。 炮制目的是减*增效 药物炮制最初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贮藏、运输、配方、制剂与服用(矫味)。实践与研究证实,炮制还能改变药性,增强效果,减少*副作用。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中药加工技术。详细举例如下: 去除含*性成分的部位如蕲蛇,去除头部后入药,因为其头部*腺含有大量出血性*素、少量神经性*素,内服后可引起内脏广泛性出血而致死。去头是为了消除*性。又如斑蝥,净制去头足翅,之后有害元素铅含量降低。水处理除去*性成分如矿物类药物,芒硝、朱砂、雄*、硇砂等,经不同的水处理方法后,除去部分有*成分,使*性降低或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科学掌握炮制减*方法有许多药物炮制是为了减少*性及副作用。如 压去油取霜,醋煮甘遂、大戟,酒炒常山,甘草、黑豆煮川草乌等,均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扩大应用范炮制能改变药性。如生地*性凉,能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用酒制成熟地*后性温,具有滋养阴血、填补肾精的功效。如用酒炒*芩,盐水炒*柏,可减少其苦寒伤胃之弊,增强入肺、入肾的作用。本文刊载于年5月15日《大河健康报》AI·09版“成语里的中医智慧”栏目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河南中医 中 医 也 可 以 很 酷 传承|探索|实践|弘扬 统筹:于素文 编辑:王方方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syzy/1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蒙古族治类风湿病图来病12个月见效
- 下一篇文章: 神农所尝百草,你知道药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