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李俊龙老师,年生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北京针灸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学术顾问。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师从方药中先生。后又随魏龙骧、张义堂等诸先生学习。多年来忠实记录北京五运六气变化格局,致力于五运六气临证应用研究。

庚子年六气(终之气)时段是自年11月22日至年元月20日,历经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四个节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阳明燥金。北京城区六气时的天气是基本无雪,湿度常在20%以下,十分干燥,干燥的缘由是一次次的大风咆哮。从北向南的寒潮使气温一降再降,人体感受只一个字:冷、冷、冷!12月冬至前的中旬就“冷如三九”,而二九时段比三九、四九还冷,算是印证了古人对六气设计的格局。《素问·六元正气大论·子午之纪》的六气状态是:

“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晚明时期中医大家张志聪先生曾在杭州构建馆舍,名《侣山堂》,延揽同学研读中医经典,其高足高士宗先生在《*帝素问直解》中对此段经文的註解是:

“肿,当作冲。终之寒气,阳明燥金,故燥令行,上承五之客气,属于少阳,故余火内格而冲于上,则为咳为喘,甚则血溢也。终之主气,太阳寒水,故寒气数举。寒气数举,则天气昏霿,如雾之翳。太阳之气,行于通体,故病生皮腠。从枢胁而下挟膀胱,故内合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之病。阳明寒气加临,不病阳明之燥,而病太阳之寒,以阳明之气,又主司地,司地之气,至终气而将易也。”

“司地”,又称“在泉”,一年之中的在泉之气,古人将其按排在终气中作为客气。“燥令行”,预示干旱,一冬基本无雪,预示着来年初气将要雨雪盛行了,这叫“地将(变)易”。笔者统计,今年北京城区有七次寒潮经过: 次是11月26日起,北风呼啸,气温连续三天走低,11月下旬日均温比去年低0.3℃;第二次12月8日,晨-9.3℃,午2.5℃,再创新低;第三次12月12日晚7时小雪飘下,翌日转晴,滴水成冰,午温-2.5℃,出门都感透心凉;第四次12月29日,从夜间开始大风凶猛,北极寒流吹来,晨-11.4℃,午-8.4℃,冷风刺骨,全副武装还冻得眼睛刺痛;第五次元月6日,时在小寒节后一日,二九第八日,寒风凛冽,极寒天气席卷全国,翌日晨-19.6℃,泼水成冰,为年以来最冷清晨,午-14℃;第六次元月15日,是从12日连续三天沙尘天气,使午温降至0℃,风寒效应明显;第七次是元月19日,凌晨东北风带来小雪天气,城区降水0.3mm。寒冷似乎掩盖了风和燥,成为六气主要的天气特征,所以高士宗说得好:“阳明寒气加临,不病阳明之燥,而病太阳之寒。”寒冷比风燥更明显,体感更强,成了不争的事实。12月25日国家气候中心在“今冬为啥这么冷?”中给出的原因是:“拉尼娜(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的发展和今秋以来北极海冰异常偏少是两个主要外强迫因子。”而运气学说用“胜复理论”诠释今冬的冷,一是今夏三气、四气时出现难耐的酷热,WHO说年气温比常年高出1.2℃,是继年以后的第二高;二是五之气的客气是少阳相火,六气是对五气过热的报复。胜复之论与“外强迫因子”之间有着某种意外之合。不过经文说的是“寒气数举”,那是古代的天气状况,而今天的极寒天气恰恰说明了地球的天气发生了不好的变化,人们的警觉需要大家都知道。古人认为寒气、寒邪对人是 杀手锏,有精辟的见解: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这几句话不好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生活场景:寒冬的一个清晨,一人醒来,披衣起床,吱吜一声拉开木门,忽然一股寒风吹进来,他本能地“哎哟”一声,赶紧把门关上。随后的故事可以是:把棉衣穿好,或者又钻进热被窝。当人体遭遇寒气,防御能力立刻显现出来。所以此文的开头写的是:“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后面的文字又有:“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固卫,需要阴气快速支援,自内向外的道路一定要通畅,如有阻隔,就会致病。这便是人体受寒,“神气乃浮”的病生理。民谚:“小寒时节 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北京土话:“冻得直打脦脦(de)”,说的就是“神气乃浮”。

六气时段北京的雾霾少了。经文中说的“霿雾翳”被风吹到山东、江苏一带。报载:“全年的‘好天儿’比年多了36天。”这又体现了阳明燥金当令时清明、劲切的特点。

纵观全年的北京天气,初气时有雨雪、雾霾和大风;二气时风多雨少,飞絮盛飘;三气时有高温、干旱和“凉劲”;四气时有晴晒、炙烤和暴雨袭击;五气时有大风、凉冷和燥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对如庚子年的气候特征有个大括:

“少阴之*,子午之纪,少阴太商阳明庚子(同天符),同正商,其运凉劲,其化雾露肖瑟,其变肃杀雕零,其病下清。”

“商”是金运的声响,“太商”表示金运太过。金运的“凉劲”,与今年的气候变化完全一致,“运与气正同”,“五运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金运、金气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主收,亦主成,“好天儿”多,粮食丰收,是好的一面;又主肃杀、雕零,举国上下为抗击新冠肺炎和拉动经济发展付出了极大的艰辛,所以庚子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自年12月中旬起,北京市又发现输入及本土新冠肺炎病例。各省如河北石家庄、邢台,黑龙江、吉林等数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元月15日《北京晚报》载:“本土确诊连续三日过百”。本市各区进行核酸检测排查;中小学提前放寒假;“九类易感人群”两次接种疫苗;医院等公共场所要用手机扫“健康码”和“行程码”,这难坏了不少老年人。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多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中药作到了一人一方,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然而笔者以为,中医药人员应群策群力,积极寻找抗击病*(哪怕是变异)的专方专药,贡献于人类。值得庆幸的是:六气内流感的比例比年同期下降了63.1%。

再说笔者坐门诊遇到的常见病证,先从经文提到的说起:

01

“余火内格,肿于上”

“余火”,是五气时段由于有少阳相火之客气而积蓄下来的火热之邪。“内格”是六气时段过冷的寒气将火热格拒于体内,俗称“寒包火”,这是一类导致诸多病证的病理机转。“肿于上”是一种症候,浮肿表现在头面或上焦。而高士宗为解释下面“咳喘”的机制说成“肿,当作冲”,因为繁体字“腫”与“衝”相似,他认为书印错了。其实就是“肿”,没有错。笔者在门诊看到的“肿”多是眼泡浮肿,比如贫血病可见面*、眼泡浮肿;比如鼻咽炎,早晨喷嚏流涕,一打就十几个,可以形成眼泡浮肿;比如慢性肾病,目泡肿的多。其实《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少阴之*》的总括中就有“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腹大嗌干肿上”的描述,前后文是呼应的,不能擅自改动。

02

咳喘

每次门诊都能见到,而且火热致咳喘居多。尤其哮喘,是北方冬季常见顽症之一。曾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从中央到地方有过攻克哮喘的动议,当时笔者在西北农村公社卫生所做医生,曾经与当地相邻几个卫生院所的同仁共同商订一个治疗咳喘的方案,即将哮喘分为三型:肺本型,用“定喘汤”;肺脾型,用“苏子降气汤”加味;肺肾型,用“肾气丸”加味。并将 的古方黑锡丹“硫磺入锡结成团”也试作了一些。此方出自《和剂局方》,俞嘉言先生说:“昌每用小囊佩带随身,恐遇急症,不及取药”。这便是古人遇咳喘等急症的急救药。今天南昌制药厂仍然生产此药。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因为疫情,很多人都去做肺部螺旋CT检查,结果发现“肺小结节”较普遍,居然也遇到小结节长大,转为“肺腺癌”的例子,需要我们紧急研讨对策啦。

03

“病生皮腠”

“肺主皮毛”,风燥寒合邪入侵肺胃积热以及卫外不固、燥湿相混的人发生疖、痤、湿疹、白疕、带状疱疹等皮肤病来就诊者不少,尤以湿疹居多,主要症状是瘙痒、病损皮肤“干劲皴揭”。用同仁堂生产的“皮肤病血*丸”治疗恰好,此方由39味中药组成,功用为:“清血解*,消肿止痒”。

04

“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

胁是皮腠与脏腑连结的枢转之所,胁下出现疼、胀、闷等,要警惕皮腠之患向脏腑传递。如果少腹已经出现冷痛之症,那便是寒邪已入脏腑。但凡是既往有久泻、妇科疾患、下肢血脉栓塞之人,今冬的明显症状便是腰腹以下至足怕冷、疼痛,护腰护膝、厚鞋袜、热贴等包得很严实,这就是经文中所说的“下清”。常用药有贵州三力牌“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要用草乌、附子祛寒止痛了。

05

除经文所说的症候之外,今冬百姓患心脑血管病的太多了。

《北京晚报》年12月29日第二版载:“心脑血管患者增加”,医院日急诊量人左右,“高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昨天,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近十名卒中患者”……

心悸、胸闷的患者在笔者的门诊中也有增加。其中一类年轻患者心电图正常,在排除了纤颤以及结肠炎、胆、胰等诱因外,笔者分析与戴口罩时间过长,久呆室内 化碳浓度过高有关。心悸与眩晕一样,虚证居多。藏药红景天制成的“诺迪康胶囊”疗效确实。(写毕于年元月28日)

往期回顾: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辛丑年运气养生台历2月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年祭

庚子年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a.com/cwsyzy/7328.html